摘要:可感本品出坑有日,乃早前出于東北罐裝窖藏。顯而易見,此徑重非為一般小平銅錢所具有。因此,結合其徑重皆大與常規(guī)銅鐵錢,本品諸般特征顯示,其凸顯母錢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征,寶馬之相可確矣。
展目看去,此錢直徑25.3毫米,重6.44克,小平形制無疑。其面文“純熙元寶”四字,背文穿上“同”字。察其書體書意,楷書,旋讀。書法頗具功力,筆劃彰顯力道,書寫規(guī)范,橫直豎立,一絲不茍,字形凸顯端莊雋美。與譜載拓圖和鐵錢比對,其書體書意之一致,核心風格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首先確定其書相無異無邪,寶馬之相初顯。
續(xù)行二步,察其銹色包漿??筛斜酒烦隹佑腥?,乃早前出于東北罐裝窖藏。薄銹濃漿,其緣廓因有所把玩,銹漿已失,但其地章和字面包漿仍在。察之,其包漿凝重,緊縛錢體,試之十分踏實,間或可見少量綠銹冉冉。其銹漿之色分布自然,質(zhì)地地道,無異無邪,可謂天成之相矣。其緣廓露銅可見,材質(zhì)泛紅,青銅質(zhì)地,銅色熟舊。故而,以愚之眼學辨識,結合東北罐裝錢之常態(tài),本品銹色包漿實為過關,寶馬皮毛,可靠可信矣。
再行三步,察其鑄相??梢姳酒疯T相十分精整,其徑略大于標準小平,錢體厚于通常小平。顯而易見,此徑重非為一般小平銅錢所具有。進而可見,其方正圓矩,坦平地章,穿輪干凈,尤其是字廓深竣挺拔,錢文筆劃較細,筆劃之間間隔有距,清晰無粘,此特點亦非一般小平銅鐵錢所能具備。因此,結合其徑重皆大與常規(guī)銅鐵錢,本品諸般特征顯示,其凸顯母錢應該具有的基本特征,寶馬之相可確矣。
綜上所述,通過幾個主要方面的考辯,愚見以為,本品正是“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的母體之錢,即乃其銅質(zhì)鐵母,八九不離其十矣。其存世,乃為偶然之間,與鐵錢發(fā)現(xiàn)殊途同歸,只不過時間遲了一二十年而已。正如前述,鐵錢的存在,其鐵母必有,本品的存世證實了這個合理推論的必然性。
至于有一個問題,必定有人會問,高郵出南宋鐵錢,純熙元寶背同鐵錢在高郵發(fā)現(xiàn),為什么鐵母沒在高郵發(fā)現(xiàn)。此問題貌似有理,然,仔細究里,則并不構成必然。眾所周知,宋金糾結,元滅南宋,大量宋代寶物尤其是都城寶藏,幾盡掠北而去。作為鐵母等錢樣范品,在部司庫中亦遭劫掠北去,其可能性完全存在。加之,受古錢易于攜帶,流走八方,落腳無定的屬性所決定,其后世在哪兒發(fā)現(xiàn),皆為正常。故,本品鐵母在東北遺存下來,于情于理,皆為通順,至少無可否定之理由矣。
近年來江蘇高郵出土一枚純熙元寶小平鐵錢,背上"同"。為純熙元寶傳世之孤品。根據(jù)文獻記載推算,從乾道癸巳冬至宣天下改元純熙起,到甲辰日重改年號"淳熙"止,前后歷時共六天,其年號使用之短暫,堪稱中國歷史之最。
不同的學者對這類“純熙元寶”給出了不同的注解,但漏洞依然存在,直到貨幣史學家葉世昌提出“純熙元寶”屬于孝宗朱佑樘的年號,并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資料,這枚錢幣才正式確定了身份。
“純熙元寶”鐵錢背穿上“同”字,系紀鑄造監(jiān)名,表明此錢是由淮南西路舒州同安監(jiān)所鑄。地處安徽的舒州同安監(jiān)行動非常迅速,在接到改元“純熙”詔令后,便率先鑄造出了少量“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
據(jù)史料記載,南宋孝宗皇帝乾道九年冬至,改明年年號為純熙,僅僅六天之后改為淳熙,因此,“純熙元寶背同錢”實際上只流通了6天。由于這枚鐵錢前人譜錄中從未見著述,故可參照資料甚少。一言以蔽之,銀銅兩銹質(zhì)銹相凸顯自然天成之相,銹色開門之珍品。
就在不久前,東北博友先后披露展示了其所藏的南宋“純熙元寶背同”大錢。由于此形制純熙元寶錢,之前諸譜未載,又加之純熙年號存續(xù)時間極短,有泉友可能覺得很是迷茫。 首先,還是例行之辯銹識漿,以確認此錢本身的真實可靠性。 其次,審視其鑄體。
與譜載拓圖和鐵錢比對,其書體書意之一致,核心風格完全相同。因此,可以首先確定其書相無異無邪,寶馬之相初顯??筛斜酒烦隹佑腥?,乃早前出于東北罐裝窖藏。其緣廓露銅可見,材質(zhì)泛紅,青銅質(zhì)地,銅色熟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