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藏普1 第一版普通郵票,中華民國地方郵政郵票1912-00-00發(fā)行,石版或木板,洋紙或桑皮紙,無齒,19*23mm?! ∴]票主圖兩側(cè)分別為英文Tibef(西藏)Postage(郵資)?! ∶嬷祮挝?ldquo;t”為章噶gá縮寫?! ∮捎谖鞑剜]票印刷工藝非常原始,僅僅是為了滿足需要才印刷發(fā)行的。
藏普1 第一版普通郵票,中華民國地方郵政郵票1912-00-00發(fā)行(民國元年),石版或木板,洋紙或桑皮紙,無齒,19*23mm。
郵票主圖兩側(cè)分別為英文Tibef(西藏)Postage(郵資)。
面值單位“t”為章噶gá(trangka)縮寫。
1/6章噶,橄綠。
1/3章噶,藍。
1/2章噶,紫。
2/3章噶,玫紅,出現(xiàn)一枚變體票:錯印“Potsage”
1章噶,玫紅。
1桑,灰綠(1922年)
前五枚為英國印制。后一枚為西藏印制。
發(fā)行背景
1908年,就在十三世達賴到北京覲見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時候,英帝國主義就把它控制下的錫金王子派到北京專門去做拉攏達賴的工作。1909年,十三世達賴由內(nèi)地返回西藏,當(dāng)時全國已處于辛亥革命的前夜,西藏地方的局勢動蕩不安,剛剛回到西藏不久的達賴,在一伙親英分子的慫恿下,逃往印度,投向了帝國主義布下的羅網(wǎng)。在他逃往印度期間,被印度的郵政系統(tǒng)所吸引,萌發(fā)了創(chuàng)辦郵政和發(fā)行郵票的想法。他返回西藏后,自辦西藏地方郵政,建立了第一個郵政機構(gòu),并發(fā)行西藏地方使用的郵票(1912年)。這套郵票共六枚,面值和刷色分別是:1、2.5分,(卡崗),橄綠;2、5分(噶阿),藍;3、7.5分,(齊吉),紫;4、1錢(雪崗),玫紅;5、1.5錢(章噶),朱紅;6、1兩(桑),灰綠。盡管西藏地方第一次發(fā)行的郵票非常原始,但卻有它迷人的地方:在郵票設(shè)計方面,粗糙地模仿了當(dāng)時印度的郵票,只是把郵票中心的花紋換成了西藏的獅子圖案,郵票上有用英文和西藏文字刻寫的“西藏郵資”字樣,郵局和面值也是用藏文寫的。
這套郵票的每個整版共有12(4×3)枚,每個郵票印版都是單獨制作,因此,每枚郵票都與它相鄰的其他郵票不同。于是,就有可能在整版郵票上鑒別出每枚郵票的位置,使得集郵專家們能對郵票進行絕妙的研究。郵票從1/6章噶到1桑共6種面值(注:國外集郵者有將1922年發(fā)行的第六枚1桑票列入另套者,故認(rèn)為第一套郵票為五枚,五種面值)。在制作面值2/3章噶的郵票印版時,出現(xiàn)了一個非常奇特的錯誤:那就是在12個印版中有2個印版上把英文“postage”(郵資)一詞錯誤地拼寫成“potsage”。這兩枚有錯誤的郵票是整版郵票的第6枚和第7枚。在1933年出現(xiàn)新版郵票之前,這種錯版郵票一直在發(fā)行,并沒有對其進行改正。目前,這種錯版票是非常稀少的。
由于西藏郵票印刷工藝非常原始,僅僅是為了滿足需要才印刷發(fā)行的。因此,郵票上的印記有許多細微差別,顏色有淺有深,油墨或淡或濃,紙張有薄有厚,有的薄得幾近透明,而有的幾乎厚如紙牌,較厚的郵票中還常夾有小木片等雜質(zhì)。1922年,開始出現(xiàn)了一種用非常奇特的油墨印刷的郵票,郵票表面有點發(fā)亮或發(fā)出釉光。許多當(dāng)局者宣稱這種油墨是從英國WOOLWORTH公司購買并通過海船運來的,但不知這種說法是否真實。除了面值為1/6章噶的郵票外,其他面值的郵票都相當(dāng)稀少,面值為1/2章噶的郵票是西藏郵票的稀有品種之一。
1945,平版,土紙,無齒?! ”热纾瑒⒃染幹摹吨袊鞑剜]政郵票史》一書中稱:“西藏歷史檔案館中,存有一張圖幅為76mm×76mm的大幅面‘公文郵票’,面值藏銀2兩,劉原先生存有一個雙聯(lián),除此未見任何郵目報道過,鮮為人知,它可算得上是‘公文郵票’之王了。
1933,木版及銅版,桑皮紙無齒及針孔齒。西藏所有其他面值的郵票,在許多年里也發(fā)生了多次變化。根據(jù)集郵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表明,有些面值的郵票,其更換印版的次數(shù)不少于四次,這使得集郵者在完成這項研究工作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1914,土紙,無齒。因此,無法給出這兩種郵票發(fā)行的確切日期。由于西藏郵票的發(fā)行時間較長,因此,郵票的顏色和印記變化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