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3年10元是收藏市場中的珍品,由于其以黑色為主調所以一般被叫做大黑拾。再加之第二題人民幣發(fā)行年份久遠,數十年的流通消耗和之后的徹底回收,如今能夠稱之為完整或者全新的大黑拾已經少之又少了。
1953年10元紙幣價格,每一套人民幣都有自己的特色,因為發(fā)行背景不一樣,歷史研究價值也是不一樣的,眾所周知,收藏市場上有很多品種和版別,其中該第二套最大面值的1953年10元紙幣,現在是收藏市場的明星藏品,1953年10元紙幣是解放以后央行第一次發(fā)行的以十元為面額的人民幣。1953年10元紙幣的發(fā)行為當時現有的人民幣增添了更多的元素,使貨幣制度更加的完善,也使得當時的市場更加靈活穩(wěn)定。
1953年10元的設計也非常有特色。紙幣的兩面都是向內凹下的圖案。紙幣的正面是工農圖,背面是國徽和牡丹。整張錢幣以黑色為主調,這樣的圖案搭配和整體設計都恰到好處反應當時的社會狀況和過渡時期的欣欣向榮。
1953年10元是收藏市場中的珍品,由于其以黑色為主調所以一般被叫做大黑拾。在當時,10元可以說是一家三口一個月的生活開支,屬于大面額的錢幣。所以它的發(fā)行量并不是十分的大,而且當年我國的印刷制度還沒有完善,一些錢幣都是由前蘇聯協(xié)助印制的,這就更加為1953年10元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歷史意義。再加之第二題人民幣發(fā)行年份久遠,數十年的流通消耗和之后的徹底回收,如今能夠稱之為完整或者全新的大黑拾已經少之又少了。
1953年10元的收藏價值也就是這樣一步步升高,在錢幣收藏中一張有所名氣的紙幣可以達到數萬元都是不足為奇的,大黑拾的價格自然也在這上面徘徊。不管如何,1953年10元有著其他錢幣不能比擬的歷史意義和收藏價值,盡管價格頗高但是仍然是不容錯過的。
第二套十元人民幣自1957年12月正式發(fā)行,1964年4月只收不付,隔月正式停止流通。雖然現在人民幣收藏市場變幻莫測,讓人防不勝防,但是第二套十元人民幣已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一點都不畏懼風浪。
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其在存量上極為稀少,在自身價值上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如今價格在22萬到35萬之間,其具體價格要根據藏品品相決定。第二套人民幣大全套具有極高收藏價值,未來升值空間無可估量。
1953年版本的2分紙幣隸屬于第二套的人民幣,原版的2分紙幣中冠號是包含了羅馬數字以及7位的阿拉伯數字,這張紙幣現在最新的價格已經來到了將近100元一張。
分幣的發(fā)行在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五套人民幣發(fā)行中比較少見,比較大規(guī)模的發(fā)行是在二套人民幣時,目前收藏市場上人們經常提到2分紙幣就是1953年2分紙幣。據目前的收藏行情來說,這種2分錢幣主要有兩種。
時至今日,我國一共發(fā)行了五套人民幣,除第五套人民幣以外,其余都已經退出了流通市場。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沉淀,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其本身市場保有量的不斷下降,目前1953年2角人民幣價格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1953年5元人民幣的發(fā)型是我國紙幣發(fā)行的一段傳奇,見證中蘇歷史關系演變的過程,歷史意義重大。對于1953年5元人民幣來說,市場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不少收藏者對其趨之若鶩,有不少的藏品都被收入囊中,這也是僅存的1953年5元人民幣基本鮮少在市面上流通。